如何建设好小学科学实验室,以促进和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扎实深入?实验室不是一个环境而是一个整体。即建构科学教育课堂的平台。仪器和实验技术是实验室的CPU,环境设备是实验室的基础设施,类似计算机的机箱与硬盘、内存等,技术应用和管理变革是实验室的操作系统,教学方式为人机互动模式,等等。实验室建设不是简单的采购桌椅后,再购买一点玩具化的仪器。
积极提供学生直接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机会,按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,开足开全演示、分组实验。演示、分组实验要做到正确、规范,达到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。制定学生探究性实验计划,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,可以结合各校自身特点,开设有特色的校本实验课程及探究课题。创造条件开放科学探究实验室,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,让学生亲历各种科学活动,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,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,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。
安全是实验室建设中首要考虑的要素,建设一个安全的实验室,需要在实验室设计,实验室装修选材和消防规划及标志标识这几个方面严格把关。实验室用房、走道的地面及楼梯面层,应耐磨耐压、防水防滑、不起尘、不积尘;墙面应光洁、无眩光、防潮、不起尘、不积尘;顶棚应光洁、无眩光、不起尘、不积尘。化学前处理室应设置紧急喷淋装置和淋浴装置,同时还需要在化学前处理室邻近区域放置救护箱;洗涤室应设置在具有良好排水功能的区域,但不宜与高温室相邻或其他有强电磁辐射的区域相邻。